精選好文

如何美白-美白保養品讓肌膚變白的作用機制

 

文 / 啟動生技研發部 踢小編
校閱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莊哲仁博士

 

上次向大家介紹了「保養品中常見的美白成分」一文,今天則是要更深入地介紹美白的作用機轉。能讓我們膚色逐漸變淡變淺的美白保養品,其中的某個或某些成分必定是被皮膚裡的細胞吸收後,經過某種生化反應後,會逐漸淡化或代謝皮膚裡的黑色素,最後才讓我們視覺上感受到肌膚變白的效果。

 

人類身上體積最大的器官是我們的皮膚,皮膚基本的功用在於保護內層組織、能保住體內水分、隔絕外界水分、防止病原菌及有害物質入侵、抵抗紫外線的傷害、構成人體第一道免疫防線、合成維生素D等。而皮膚上的顏色即為膚色,會隨著人種(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是否常遭受到日曬、疾病等多項因素而有深淺之別。今天我們只討論正常情況下,皮膚吸收了具有美白功效的成分後而達到膚色變淡變淺的作用機轉。

 

  • 首先要介紹人體皮膚的組成,才能更容易了解美白的作用機制:

由外到內將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但是與膚色變白的只有表皮,而以下僅介紹表皮的結構與特性。

 

  • 表皮又可以分為五層結構,由外到內依序如下:
  1. 角質層(Stratum corneum):是皮膚的最外層,由約10~20層完全角質化的扁平細胞所組成,角質層中的細胞皆為死細胞不具有生理活性,角質層最大的特色在於疏水性成分居多,而可以有效阻隔水分。
  2. 透明層(Stratum lucidum):由2~3層扁平細胞構成,僅於我們的手掌、腳掌才有,這也造成了我們手掌、腳掌的皮膚摸起來會有厚厚的感覺。
  3. 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由約2~4層扁平細胞構成,因為細胞內含有許多角質顆粒而得名。而隨著角質顆粒的累積,此層細胞會逐漸向外老化。
  4. 棘狀層(Stratum spinosum):由4~8層扁平細胞構成,因為細胞體積較大的緣故,所以是表皮中厚度最厚的一層結構。具有「蘭格罕氏細胞(Langerhans’ cell)」,是一種免疫細胞能夠提供免疫防禦。
  5. 基底層(Stratum Basale):僅由1層扁平細胞構成,又稱表皮的生發層,基底層細胞具有未分化且分裂能力極高的特性,可以不斷的分裂產生新的扁平細胞,並經過角質化代謝逐漸向外形成角質層。此層中具有「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能產生黑色素(Melanin)。

剛才提到的基底層中具有黑色素細胞能產生黑色素,而基底層就是美白成分發揮作用的主要位置啦。

而上面介紹了皮膚表皮層的構造與功能,接下來則要介紹黑色素形成的過程啦。

 

  • 我們皮膚的黑色素從何而來?

 

皮膚基底層中的黑色素細胞利用酪胺酸(Tyrosine)與酪胺酸酶(Tyrosinase)反應後產生多巴醌(Dopaquinone),後續並經過數個步驟進一步合成出黑色素(Melanin)。

 

黑色素可依照顏色不同區分成兩種類型,分別是:

 

  1. 真黑色素(Eumelanin):顏色呈現咖啡色~黑色。黑人膚色較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皮膚中真黑色素的型態比例較多所造成。
  2. 褐黑色素(Pheomelanin):顏色呈現黃色~橘黃色。亞洲人的黃皮膚就是皮膚黑色素中大部分都屬於褐黑色素的型態。

 

 

看到這裡我們大概知道減少黑色素產生的方式,即只要針對「黑色素細胞」或「酪胺酸酶」,想辦法對付它們,就有辦法降低黑色素的產生並達到美白目的,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機制

 

  • 黑色素合成之「前」:減少黑色素細胞裡的酪胺酸酶之合成量。直接讓可以合成出黑色素的酪胺酸酶數量減少,降低與酪胺酸反應,並最後減少黑色素的產生。

 

  • 黑色素合成之「中」:抑制或降低酪胺酸酶的活性。我國衛福部許可的十三種美白成分大部分都是藉由這個機制來達成。例如:麴酸可與酪胺酸酶的銅離子結合而達到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熊果素是酪胺酸酶的競爭性抑制劑會與酪胺酸酶競爭受質酪胺酸而達到減少黑色素的產生、維生素C可以降低酪胺酸酶的活性最後減少黑色素的產生。

 

  • 黑色素合成之「後」:抑制已經產生的黑色素轉移到皮膚表層,或是加速皮膚代謝,讓黑色素盡快離開皮膚。我國衛服部許可的十三種美白成分,並無法使用這種機制而達到美白的效果。屬於這種機制的方式包括:皮膚去角質、酸類成分煥膚療程(果酸煥膚、杏仁酸煥膚、水楊酸煥膚等)。酸類成分的煥膚療程即是加速皮膚角質代謝,將老廢角質排出順便帶走已經合成的黑色素。

 

以上就是我們這次介紹的美白保養品使皮膚變白的作用機制,下次會再為各位介紹有關於美白的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1.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2. 美的好朋友(MedPartner)網站。

 

精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