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好文

精油的化學類屬

 

文章整理 / 走路靠旁編 / 啟動生技研發部

校閱 / 莊哲仁博士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精油會因成分性質的不同,呈現出特定的香味與不同的功效。成分性質取決於成分的化學結構,基本上是含氧化合物,而這些含氧化合物的種類繁多,一般以結構中的官能基來做區分。同一類官能基的成分,會有類似的性質。每種精油都可能包含許多不同種類官能基的化合物,而這些不同的化合物組成,造就了每一種精油獨特的特色與性質。

 

 

 

  • 醛類(Aldehydes):

 

化合物英文名字尾是-al的,就是醛類。大家熟悉的檸檬醛(citral)具有檸檬香味,而香茅醛(citronellal)則具有香茅香味。

 

功效:

 

  1. 消炎,能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在發炎部位。
  2. 安撫和舒緩,能直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3. 能使皮膚發紅作用,增進血液循環。
  4. 能刺激消化系統。
  5. 能消除空氣中的細菌,抑制細菌在空氣中的傳染速度。
  6. 抗真菌效果顯著。

 

 

  • 酮類(Ketones):

 

字尾是-one的就是酮類,譬如迷迭香中的馬鞭草酮(verbenone)和側柏、艾草與鼠尾草中的側柏酮(thujone)。酮類親水性高,所以保存在芳香植物蒸餾後的純露中。

 

功效:

 

  1. 促進受傷皮膚或傷口癒合,組織再生。
  2. 能消解黏液,與其他精油合併使用的時候,可以有效消除消化系統或是生殖系統黏液過多的症狀。
  3. 使用酮類化合物含量高的精油,可以消除瘀血。
  4. 酮類含量高的精油對中樞神經有振奮效果,但長期使用可能產生神經毒性。

 

 

  • 醇類(Alcohols):

 

字尾是-ol的大部分是醇類,像是苦橙葉與百里香中的沉香醇(芳樟醇,linalool),玫瑰、玫瑰天竺葵與玫瑰草中的香葉醇(狵牛兒醇,geraniol)。通常精油中的單萜醇含量都不少。

 

功效:

 

  1. 抗感染:抗菌、防腐、抗病毒。
  2. 促進排尿。
  3. 刺激免疫系統,強化免疫力。
  4. 調節心血管系統。

 

 

  • 酸類(Acids):

 

酸類在精油中較少見,通常含量不會很高。最常見的是安息香中的安息香酸(benzoic acid),以及天竺葵中的香葉酸(狵牛兒酸,geranic acid)。酸類跟醇類容易形成另一種重要而芳香的酯類。

 

 

  • 酯類(Esters):

 

酯類是酸類跟醇類反應後的產物。在酯類的英文名稱中,首先字尾以-yl代表醇類,而以-ate代表酸類,例如乙酸沉香酯(乙酸芳樟酯,linalyl acetate)。酯類的氣味香甜且芬芳,精油中的酯類揮發性很高;在花朵盛開的時候萃取的精油,酯類通常含量都很高。

 

功效:

 

  1. 安撫鎮靜:能直接安撫中樞神經系統。
  2. 抗痙攣:羅馬洋甘菊的抗痙攣效果很顯著。
  3. 抗黴菌:薰衣草、快樂鼠尾草與苦橙葉中含有乙酸沉香酯,都有不錯的抗真菌效果。

 

 

  • 酚類(Phenols):

 

酚類跟醇類某些性質類似,而且也是以字尾-ol表示,例如百里酚(thymol)跟香荊芥酚(carvacrol)。

 

功效:

 

  1. 能消滅細菌、黴菌及寄生蟲。
  2. 有振奮作用,可舒張支氣管,因此可用於治療氣喘。
  3. 能使肌肉放鬆,有效緩和抽筋。
  4. 能刺激免疫系統。

 

 

  • 氧化物類(Oxides):

 

氧化物通常是由醇類衍生而來,所以它們的名字會保留醇類成分名稱,再加上oxide,譬如沉香醇氧化物(氧化芳樟醇,linalool oxide)。精油中常見的是桉油醇(cineole),這是尤加利精油中的主要成分。

 

功效:

 

祛痰:能強化呼吸系統的黏液腺。

 

 

  • 內酯類(Lactones)和香豆素類(Coumarins):

 

內酯類字尾通常以-in表示,譬如山金車中的堆心菊內酯(helenalin),但有時也有-one字尾的內酯,譬如繖形科植物所含的繖形酮(umbelliferone)。內酯類有類似酮類的作用,但效果更強。香豆素類是由內酯類衍生而來,所以常以-in或-one做字尾。

 

功效:

 

  1. 強化肝臟功能。
  2. 安撫情緒,有放鬆的作用。
  3. 抗凝血。
  4. 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增加排汗。

 


 

延伸閱讀

了解更多>>

 

相關商品

了解更多>>

精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