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啟動生技研發部 踢小編
- 燕窩,又稱可食用鳥巢(EBN),泛指由金絲燕(Aerodramus fuciphagus)所築的巢穴,這種鳥類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地區,例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地。金絲燕所築的巢穴主要由其分泌的唾液混和了羽毛、草葉、植物纖維而形成,目前可供食用的燕窩是將巢穴以人工挑除雜物後並洗淨,最終留下以金絲燕唾液為主要成分的食用燕窩。又可以依照燕窩的顏色區分白燕窩、黃燕窩、紅燕窩等。
可食用鳥巢是由燕子分泌的硬化物質,這些燕子最初棲息在石灰岩洞穴,而燕子大約需要35天來完成巢穴的建造。燕窩顏色的不同主因是,白色巢幾乎完全由唾液製成,黑色巢則由約45-55%的羽毛和小乾葉組成。白色巢主要在鳥類棲息地生產,而黑色巢則僅在洞穴中採集。紅色巢偶爾會在洞穴或棲息地中被發現,有研究指出紅色巢的形成可能是巢穴吸收了附著處的礦物質,礦物質經過時間產生化學變化而使白色巢轉變為紅色巢。
而提到燕窩的食用歷史,最早在唐朝時期就有所紀錄,燕窩在當時被視為珍貴的食材。在傳統中醫的理論,燕窩具有滋陰潤肺、益氣補中、增強體力等多種效果,常用於改善虛勞、咳嗽、氣喘等症狀。時至今日燕窩仍然是宴會上常見的珍貴佳餚,也被視為一種具有社會地位象徵的禮品。
燕窩因為具有獨特的營養價值和藥用效果,在亞洲及華人社會中被認為是珍貴的滋補食品。燕窩富含多種營養與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醣體、蛋白質、礦物質及唾液酸,而蛋白質是燕窩中最主要的成分,約佔其乾重的50%至55%。這些成分對於抗老化、抗氧化、免疫活性增強、抗癌、神經系統保護等方面都有正面的影響。
現今,燕窩的相關研究日益受到重視,但仍然面臨著成分、品質管控及衛生安全等問題之挑戰。同時燕窩的生產國也陸續加強對燕窩的生產品質管理及藥理研究,以充分發揮燕窩的藥食潛力,並確保燕窩的食用安全。


- 參考資料:
- Ting Hun Lee., et al. Edible Bird’s Nest: The Functional Values of the Prized AnimalBased Bioproduct.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87%95%E7%AA%A9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