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好文

沉香對糖尿病的潛在治療用途:範疇性綜述

📜文獻原文主題: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Use of Agarwood for Diabetes: A Scoping Review

 

文獻整理 / 胖小編 / 啟動生技研發部

 

  • 目的
    1. 由於糖尿病的全球患病率不斷上升,科學界正在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2. 沉香因具豐富的藥用價值被用於傳統醫學,且含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可能對糖尿病有益。
    3. 本研究目的是審查現有文獻,探討沉香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潛在應用及其作用機制,尤其是其降血糖、抗肥胖、抗氧化等作用。
  • 材料與方法
    1. 研究問題架構:作者採用 PICO 框架來制定。
    2. PICO 框架:代表人口或研究對象(Population or subjects)、介入或暴露(Intervention or exposure)、比較或對照(Comparison or control)、以及結果或益處(Outcome or benefits),由此四個要素形成。
    3. 研究對象:患有糖尿病的個體或動物。
    4. 介入措施:沉香的應用。
    5. 比較或對照組為傳統糖尿病治療方法。
  • 數據庫檢索:使用PubMed、Scopus和Cochrane Library等三個資料庫進行文獻搜索,範圍涵蓋2008~2024年的研究。
  • 關鍵詞收尋:「糖尿病(diabetes)」與「沉香(agarwood)」交叉檢索,並納入其同義詞和相關術語。
  • 納入標準如下
    1. 主要研究聚焦於沉香對糖尿病的影響。
    2. 同行評審期刊發表的全文本研究。
    3. 以英語發表的研究。
    4. 來自任何地理區域,發表於2008~2024年(15年)內的研究。
  • 排除標準如下
    1. 重複發表的文獻。
    2. 非英語發表的研究。
    3. 綜述文章、研究方案論文、致編者信及簡短通訊。
  • 研究結果
  • 共檢索到175篇文獻,篩選後最終納入29篇相關的完整研究:
    • 22篇 體外(in vitro)研究。
    • 7篇 體內(in vivo)研究。
  • 研究範圍
    1. 研究的沉香原料來自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韓國、寮國、越南、印度、阿爾及利亞和中國等地。
    2. 研究的沉香品種包括: sinensis、A. malaccensis、A. crassna、A. filaria等。
    3. 研究的沉香部位包括:沉香木、葉子、樹皮、果皮、樹枝。 

體內體外研究結果統整

體外(in vitro)研究

  • 降血糖機制(Antidiabetic Mechanisms)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α-glucosidase inhibition):多種沉香提取物(特別是黃酮類、多酚、苯乙基色酮)表現出強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可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減少血糖上升。
    • α-澱粉酶抑制(α-amylase inhibition):研究顯示沉香精油可有效抑制α-澱粉酶,其半抑制濃度 (IC50) 低於阿卡波糖(Acarbose),顯示其降血糖潛力。
    • 脂肪酶抑制(Lipase inhibition):研究發現沉香葉提取物 (多酚和黃酮類化合物) 可抑制脂肪酶活性,幫助控制體重和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 促進脂聯素(Adiponectin)分泌:部分沉香化合物能激活PPAR-γ(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γ),促進脂聯素分泌,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 沉香對腸道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脂肪的體外抗糖尿病機制概述 (如圖2)

 左側(碳水化合物消化)

  • 食物來源:馬鈴薯、麵包、玉米、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 消化過程: 澱粉經由α-澱粉酶(alpha-amylase)分解為麥芽糖(maltose)→ 麥芽糖分解後變為葡萄糖(glucose),並被腸道吸收→ 蔗糖(sucrose)分解後變為葡萄糖與果糖(fructose)。
  • 沉香的作用:
    • 抑制α-澱粉酶(alpha-amylase),減少澱粉分解,降低葡萄糖生成。
    • 抑制α-葡糖苷酶(alpha-glucosidase),減少雙醣(如麥芽糖、蔗糖)轉化為單醣(葡萄糖、果糖),進一步減少葡萄糖吸收。
  • 結果:減少葡萄糖進入血液,降低血糖水平。

 

 右側(膳食脂肪消化)

  • 食物來源:漢堡、披薩、奶酪、堅果、植物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
  • 消化過程: 脂肪經由脂肪酶(Lipase)分解為甘油(Glycerol)和脂肪酸(Fatty acid),這些小分子可進一步被腸道吸收。
  • 沉香的作用: 抑制脂肪酶(Lipase),減少脂肪的分解,進而降低甘油與脂肪酸的生成。
  • 結果:減少脂肪酸進入血液,可能有助於降低體脂肪累積與血脂水平。

  

整體影響(底部)

沉香通過抑制α-澱粉酶、α-葡糖苷酶和脂肪酶,減少糖類和脂肪的分解,而降低營養物質的吸收(指圖2的紅色箭頭),降低吸收可能有助於血糖控制及減少脂肪累積,對糖尿病及肥胖管理有潛在益處。

    • 抗氧化與抗炎作用(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 沉香提取物在DPPH、ABTS、FRAP等抗氧化測試中表現良好,可降低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
    • 主要活性成分芒果苷(Mangiferin)和黃酮類化合物可降低糖尿病相關的發炎反應
  • 體內(in vivo)研究
    • 糖尿病小鼠和大鼠試驗顯示:沉香葉提取物可顯著降低空腹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 與綠茶結合的沉香發酵產品表現出更強的抗糖尿病和抗肥胖作用,顯示出協同作用。
    • 肝腎保護作用:沉香提取物能減輕高脂飲食誘導的肝損傷和腎損傷。
  • 結論
    • 沉香具有潛在的抗糖尿病效果,其機制涉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α-澱粉酶、脂肪酶,促進脂聯素分泌,以及抗氧化與抗炎作用。
    • 目前缺乏臨床試驗,但已有相關文獻研究顯示,體外與體內研究結果表示沉香可能成為一種有潛力的糖尿病輔助療法,值得進一步開展人體臨床試驗,探索沉香與其他藥物或天然成分的協同作用,以提升治療。

◤參考文獻◢

Fadzil, Mohammad Adi Mohammad ; Abu Seman, Norhashimah ; Abd Rashed, Aswir Pharmaceuticals (Basel, Switzerland).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Use of Agarwood for Diabetes: A Scoping Review. Pharmaceuticals 2024, 17, 1548.

精選好文